同类推荐
-
-
元代文士活动编年史(全三册)
-
¥398.00
-
-
秦汉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论稿
-
¥168.00
-
-
秦汉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论稿
-
¥168.00
-
-
秦汉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论稿
-
¥168.00
-
-
唐后期河朔军镇胡汉员属本土化现象研究
-
¥89.80
-
-
中国古代外来侨民的中国化进程研究
-
¥88.00
-
-
出乎意料的古代职场
-
¥56.00
-
-
出乎意料的古代职场
-
¥56.00
-
-
出乎意料的古代职场
-
¥56.00
-
-
中国历代状元文章精选
-
¥58.00
|
|
图书信息
|
|
|
|
生计之道:社会民生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
|
| ISBN: | 9787522855011 |
定价: | ¥88.00 |
| 作者: | 杨东主编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5年08月 |
开本: | 24cm |
| 页数: | 398页 |
中图法: | D693.9 |
相关供货商
|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300
|
|
2025-11-03
|
图书简介 | | 本书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资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01—1949)”(编号:17ZDA198)的阶段性成果,聚焦近代中国乡村建设中的社会民生,共收入13篇文章,大部分在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书主要探讨了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演进及面临的时代性困厄、乡村建设实验的“菏泽模式”、“兴隆场困境”的形成、乡村建设运动与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战后国民政府农业建设政策及其困境、民国时期山东乡村生活、地政学会的土地改革理论、京津冀地区的水闸建设与地方社会互动、水治思想的演进以及黄通的土地金融思想与实践等,展现了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复杂性、多维度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问题和挑战,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的努力及发挥的作用。总体来说,本书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