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税负水平影响研究
-
¥98.00
-
-
财税基础:微课版
-
¥49.80
-
-
税收政治学手册
-
¥158.00
-
-
国际财务管理学: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
¥56.00
-
-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合理节税经典案例讲解与涉税危机处理
-
¥98.00
-
-
纳税检查
-
¥48.00
-
-
中国地方政府预决算偏离及治理研究:预算监督视角
-
¥68.00
-
-
纾困抑或危局:晚清杂税杂捐研究
-
¥98.00
-
-
纾困抑或危局:晚清杂税杂捐研究
-
¥98.00
-
-
纾困抑或危局:晚清杂税杂捐研究
-
¥98.00
|
|
图书信息
|
|
|
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
|
ISBN: | 9787100248785 |
定价: | ¥49.00 |
作者: | 陈兆鲲著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 2025年05月 |
开本: | 21cm |
页数: | 120页 |
中图法: | F812.949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449
|
|
2025-09-08
|
图书简介 | 本书是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在E.R.A.塞利格曼的指导下,按照西方财政学理论梳理清代财政制度的早期学术著作。原书初版于1914年。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说明中华帝国的行政结构、区域规划、以及税收征收部门对收支的调整。后三章则分析了中国税收的三个主要税种,土地税、盐税和商品税。对于当时的欧美读者来说,其价值在于梳理了中国税收体系的事实,使西方人对非常具有迷惑性且毫无规则的厘金、盐税等税收机制有了大体了解。对于现代的学者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按照西方学术规则、应用西方财政学理论来分析税收制度问题,还在于它将西方财政学引入中国过程中的开创性以及对当时中外学术交流的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