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创意缤纷的七堂图画书读写课
-
¥48.00
-
-
数字短片剧本创作:微课版
-
¥69.80
-
-
爆款短剧与微电影创作:118个编剧构思与剧本创意技巧
-
¥78.00
-
-
小说家的致富经
-
¥59.00
-
-
电影编剧方法与实例
-
¥56.00
-
-
科幻还能这样写:科幻名家十讲
-
¥59.00
-
-
微电影剧本创作
-
¥49.00
-
-
动画电影改编与文学经典传承
-
¥96.00
-
-
不对称的镜像:中西儿童文学理论对话录
-
¥88.00
-
-
编剧学刊:第八辑 2024
-
¥78.00
|
|
图书信息
|
|
|
诗歌作为符号:审美认知研究
|
ISBN: | 9787568950770 |
定价: | ¥88.00 |
作者: | (美)玛格丽特·H.弗里曼(MargaretH.Freeman)著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5年03月 |
开本: | 26cm |
页数: | 364页 |
中图法: | I052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2004
|
|
2025-09-16
|
图书简介 | 本书展示了诗歌如何使我们从认知上审美地接近、体验和认同现实中有形和无形的“存在”,艺术和科学均是审美能力的认知表达。本书将认知探索为“思维”的感觉-运动-情感概念过程,将审美能力探索为关注、想象、记忆、辨别、专业知识和判断的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所有人类认知的基础,包括艺术和科学。本书借鉴了跨学科认知文学研究中的混合和神经认知等研究成果,试图解决有关诗歌功能的长期问题。以诗歌是其自身存在的艺术原因作为前提,它引入了构成诗歌的主要元素——表象、隐喻、图式和情感,作为激发诗人意图和回应者参与的象征。由此,本书证明了一首诗是一个潜在的图标,可以感受到存在的真实性,并表明诗歌的象似性为评价伟大的诗歌提供了一种手段,也为其持久性提供了一种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