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中国城镇供热发展报告:2024
-
¥80.00
-
-
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的嬗变与居民出行时空间特征
-
¥180.00
-
-
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
¥59.00
-
-
数字孪生城市探索与实践
-
¥79.80
-
-
数字孪生城市探索与实践
-
¥79.80
-
-
数字孪生城市探索与实践
-
¥79.80
-
-
城市更新实务
-
¥30.00
-
-
新型旋流收水器:设计原理与实践
-
¥128.00
-
-
新型旋流收水器:设计原理与实践
-
¥128.00
-
-
新型旋流收水器:设计原理与实践
-
¥128.00
|
|
图书信息
|
|
|
集约·低碳·再生: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holistic design of urban architecture
|
ISBN: | 9787576612875 |
定价: | ¥280.00 |
作者: | 韩冬青著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5年02月 |
开本: | 26cm |
页数: | 11,355页 |
中图法: | TU984.11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65
|
库区4/样本4
|
2025-09-04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240
|
|
2025-09-03
|
图书简介 | 本书以科学认知、策略方法及路径机制为架构。第一章,基于城市建筑学视野,以及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理念。第二章“城市建筑形态的系统认知”,以“街区-地块-建筑”层级结构为基础,构建以“网络/面域”为对象、“几何/构型”为视角的形态解析矩阵,建立“形-量-性”一体表述方法;演化机理、演变周期和迭代形式,构成了城市建筑形态历时性分析方法。在认知基础上,结构与场所、模式与变形、传承与演化,成为一体化设计的基本策略。第三、四、五章相继讨论了城市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的三个当代议题--集约、低碳、再生。第三章从网络与区块的层级连接、构型的层级组合、建筑与城市的跨层级交叠三方面,提出集约导向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第四章从形态适变性、气候适应性、循环复合性三方面,提出低碳导向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第五章从历史网络的叠合与延续、区块形态的保护与重塑、文化地层的揭示与呈现三方面,提出历史环境下保护再生的一体化设计方法;从土地集约化效率、公共空间品质、路径连接效率三方面,提出需求牵引的改造再生一体化设计方法。第六章“协同机制”,讨论专业协同与社会协同的组织构成与模式,提出“空间-主体-政策”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