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向
-
¥89.00
-
-
“六尺巷工作法”与基层治理创新【中国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
-
¥79.00
-
-
中国社会健康治理:创新案例与评价
-
¥99.00
-
-
政治安全概论
-
¥79.00
-
-
慈善会功能定位与治理机制:以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为例
-
¥58.00
-
-
民国时期义赛研究
-
¥68.00
-
-
河北省定县翟城村治实验
-
¥108.00
-
-
基层社会精准治理研究
-
¥98.00
-
-
基层治理的数智转型
-
¥168.00
-
-
新媒体传播对国家认同提升路径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
-
¥88.00
|
|
图书信息
|
|
|
|
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以北川新县城为例
|
| ISBN: | 9787567151970 |
定价: | ¥68.00 |
| 作者: | 雷天来著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5年02月 |
开本: | 24cm |
| 页数: | 201页 |
中图法: | D632.5 |
相关供货商
|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53
|
库区4/样本4
|
2025-11-06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683
|
|
2025-11-03
|
图书简介 | | 本书内容立足于中国本土情境的灾后社会研究,以“地方——空间紧张”关系作为分析框架,对北川县城重建至今的一系列演变进行微观考察,重点考察北川人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对北川新县城进行认知或重新分配,并为之注入情感与意义,从而形成新的“地方感”,认为需以微观视角理解灾后重建社会的“地方——空间紧张”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发掘空间之上“地方”存续的价值,从而弥补权力、资本层面空间生产的种种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