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读懂人民之问
-
¥58.00
-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体系研究
-
¥68.00
-
-
卡尔·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
-
¥98.00
-
-
其中妙意:洞察人性的高效方法
-
¥79.00
-
-
其中妙意:洞察人性的高效方法
-
¥79.00
-
-
其中妙意:洞察人性的高效方法
-
¥79.00
-
-
社会现实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
¥118.00
-
-
唯物史观中的观念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究
-
¥78.00
-
-
唯物史观中的观念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究
-
¥78.00
-
-
唯物史观中的观念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究
-
¥78.00
|
|
图书信息
|
|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精神”研究
|
ISBN: | 9787522850108 |
定价: | ¥89.00 |
作者: | 王海滨著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5年03月 |
开本: | 24cm |
页数: | 195页 |
中图法: | B03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65
|
库区13/泰安展厅库/样本13
|
2025-08-27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300
|
|
2025-08-27
|
图书简介 | “精神”问题是建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现实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关于精神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思想资源与理论财富。与注重主观体验和逻辑分析的精神理论不同,在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新的精神理论道路。研究精神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框架,就容易忽视实践性、总体性和辩证法而片面拔高精神的地位或者迷失于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就此而言,素来重视德性和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信仰、观念论、浪漫主义等相关内容,需要更多浸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心性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精神研究的相关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丰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理论。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该更多关注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精神修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