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金融大数据处理
-
¥49.00
-
-
“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税负水平影响研究
-
¥98.00
-
-
卓越理财顾问养成指南
-
¥88.00
-
-
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实践案例
-
¥88.00
-
-
REITs:中国实践
-
¥128.00
-
-
漫画货币史
-
¥69.00
-
-
金融科技概论
-
¥48.00
-
-
区域金融资源集聚的科技创新效应研究
-
¥79.00
-
-
数字金融驱动产业变革:创新实践与政策启示
-
¥69.00
-
-
老板智慧财税
-
¥65.00
|
|
图书信息
|
|
|
货币之母与风险之锚
|
ISBN: | 9787521772593 |
定价: | ¥79.00 |
作者: | 刘尚希等著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 2025年04月 |
开本: | 23cm |
页数: | 313页 |
中图法: | F8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3
|
库区8/样本8
|
2025-09-10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1000
|
|
2025-09-01
|
图书简介 |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作用。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准和货币政策操作载体。人民币国际化需依托财政向全球提供无风险资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趋向一体化。经济金融化推动需求管理转向公共风险管理。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与财政作为“最后兜底人”只是公共风险治理中的行为分工,稳估值优先于稳币值。财政与央行的协同治理逻辑。全球公共风险治理实践显示,央行独立性随着通胀机理的改变而改变。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应统筹包括铸币税在内的公共资源。财政与央行应共同构建基于公共风险导向的政策框架。突破界域思维,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实现财政金融治理体系的动态适应性变革。本书创新性提出“货币状态论”、财政货币“量子观”等理论,强调财政在信用货币体系中的本源地位,为理解现代经济运行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框架,对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