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冷战早期美国的种族歧视、国际批评与民权改革
-
¥128.00
-
-
历史的记忆:1865-1890年的印第安战争:1865…
-
¥99.00
-
-
穷白垃圾:美国四百年被边缘化的主流:the 4oo-y…
-
¥88.00
-
-
旧秩序的危机:1919-1933:罗斯福时代:Ⅰ
-
¥138.00
-
-
新政的来临:1933-1935:罗斯福时代:Ⅱ
-
¥149.00
-
-
剧变的政治:1935-1936:罗斯福时代:Ⅲ
-
¥169.00
-
-
重新发现美国:原住民与美国历史的解构:native p…
-
¥238.00
-
-
美国1960年代
-
¥88.00
-
-
美国1960年代
-
¥88.00
-
-
美国1960年代
-
¥88.00
|
|
图书信息
|
|
|
躁动的“受托人”:美国社会的“文明”身份与帝国构建:1882-1919年
|
ISBN: | 9787522841885 |
定价: | ¥168.00 |
作者: | 刘义勇著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区域国别学分社 |
出版时间: | 2024年11月 |
开本: | 24cm |
页数: | 483页 |
中图法: | K712.4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9
|
库区13
|
2025-09-07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300
|
|
2025-09-05
|
图书简介 |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概念“考古”的方式探寻美国“文明”身份的来源和内涵,及其与美利坚帝国构建的关系。本书认为,“文明”身份大致包含两种逻辑理路。其一是“文明主义”,即启蒙运动以来对理性、进步的历史信念。美国作为区别于“旧大陆”的“新世界”,更是深信自身发展模式代表“历史的终结”。其二是“文化主义”,主要源于对“文明”的不满与反叛,带有“前现代”色彩。它易被激化为盲目的反智主义、排他主义和战争狂热。在美利坚帝国构建过程中,这两种“文明”身份既矛盾又互补,特别是在美国的权力优势及衰落焦虑之下,容易衍生出“文明专制”和“文化种族”的思想意识,均对“他者”有巨大的压迫性与破坏力,使美利坚帝国成为一个躁动、危险的“文明受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