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4辑
-
¥118.00
-
-
财与兵:中国近代化与晚清政治博弈
-
¥68.00
-
-
七七事变前夜的中国:1931-1937
-
¥79.00
-
-
庚子西狩丛谈
-
¥42.00
-
-
庚子西狩丛谈
-
¥42.00
-
-
庚子西狩丛谈
-
¥42.00
-
-
中国近代史话语体系初探
-
¥98.00
-
-
晚清传奇朋友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事功与交际
-
¥78.00
-
-
太平天国再研究
-
¥128.00
-
-
太平天国再研究
-
¥128.00
|
|
图书信息
|
|
|
涵变:清末民初的国家建构与现代困境:1895-1917
|
ISBN: | 9787520215213 |
定价: | ¥128.00 |
作者: | 马勇著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4年10月 |
开本: | 23cm |
页数: | 578页 |
装祯: | 精装 |
中图法: | K252.07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21
|
读买1/库区3
|
2025-09-08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1368
|
|
2025-09-04
|
图书简介 | 本书聚焦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国家政体的建构,即从1895年甲午战后到1917年张勋帝制复辟失败的二十二年的历史,从大历史视角来说,这是三千年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甲午战后的中国进入维新时代,探索中国政治体的转型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大阿哥事件、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等虽然为中国政体的转型摁下了暂停键,但自上而下的社会共识已经达成,人人都认为唯有变革才有出路,清政府重启新政,《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向现代国家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历史充满了偶然,在不可控、无法预见的多种变量的作用下,清廷退出中国的政治,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成功了,后世中国的国家建构,都是以此为原点展开的。虽然此后就是军人、政治家、新旧官僚、新旧知识人、革命党人等在立宪与共和之间的大讨论与大博弈,但中国前行的方向没有变:逐渐成为现代国家。因病去世的袁世凯用最特殊的方式化解了巨大的政治危机,中华民国重建,张勋复辟帝制成为一场闹剧,段祺瑞成为“三造共和”的英雄,从共和到帝制再到共和,中国终于走出了帝制,也涵化出了自己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一个全新的现代中国正缓缓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