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法治一体建设基本模式研究
-
¥98.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
-
¥5.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
¥5.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
¥5.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
¥5.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
-
¥10.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
-
¥10.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
-
¥10.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最新修正版 附修正草案说明)
-
¥8.0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
-
¥8.00
|
|
图书信息
|
|
|
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
ISBN: | 9787576415285 |
定价: | ¥109.00 |
作者: | 李兴宇著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4年06月 |
开本: | 23cm |
页数: | 398页 |
中图法: | D922.683.4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6
|
库区4/样本4
|
2025-10-16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1038
|
|
2025-10-14
|
图书简介 | 本书除绪论外,共计九章。第一章考察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行政与司法救济现状。第二章以所有权与监管权区分为前提,区分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以及不可纳入所有权范畴的生态环境损害的索赔主体规则。第三章在主体区分视角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主体的归责基础与具体承担规则。第四章指出“修复生态环境”责任是传统民法中广义“恢复原状”的延伸具象,但在实践样态上已“超越”民法,扩张为一种跨公私法域的责任方式。第五章从比较法视角对比分析了域外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路径及其制度优势。第六章强调行政主体必须站在系统性、综合性的高度上,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与监督。第七章指出政府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司法权力的介入能使行政权的运用更加趋于合法、合理,行政治理工具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司法救济的必要性。第八章探讨了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制度中的决策参与规则。第九章指出政府必须在坚持损害担责原则的前提下,开拓新的资金筹措方式与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