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新闻英语导读
-
¥59.00
-
-
论文写作完全指导手册
-
¥89.00
-
-
中国外语环境下学习者语言的复杂动态系统发展
-
¥90.00
-
-
如何让AI写作更有“人味”
-
¥68.00
-
-
认知话语分析导论
-
¥118.00
-
-
语音写作
-
¥49.80
-
-
语言游戏
-
¥58.00
-
-
现代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用教程:微课版
-
¥49.00
-
-
手语新闻播报
-
¥58.00
-
-
已拙集
-
¥30.00
|
|
图书信息
|
|
|
早期中国符号学思想与伦理转向
|
ISBN: | 9787208180864 |
定价: | ¥88.00 |
作者: | 祝东著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3年02月 |
开本: | 24cm |
页数: | 328页 |
中图法: | H0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14
|
|
2025-09-05
|
图书简介 | 符号学是集中处理意义生产、传播、解释、反馈诸环节的学科,意义必须经由符号来表达,符号的用途就是表达意义,因此符号学被认为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广义的符号学即意义学。本书从符号、政治与伦理的互动关系来考察早期中国的符号思想的演进,由自然与文化两个维度切入。先民在对天地阴阳与四时变化的考察中逐步把握了其运行规律,并用符号模型予以表征,天地阴阳本身具有恒久不变的性质,这自然影响到符号模型作为规则与模范的文化价值。自殷周易代,周人以德取天下,自然之物道德化,由此,早期中国符号学完成了其伦理转向,并形成了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它不仅是制度规范,而且是伦理准则。礼治的符号操作原理在于以名物度数的分层来象征政治身份,并在繁复的礼仪仪式活动中完成政治意义和伦理价值的传播与接受。礼的符号系统规范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而这种伦理意义又反过来强化了礼仪符号的规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