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复兴和文学研究
-
¥68.00
-
-
纵马踏花向自由:2
-
¥59.80
-
-
文化阐释与文艺评论
-
¥106.00
-
-
文化阐释与文艺评论
-
¥106.00
-
-
文化阐释与文艺评论
-
¥106.00
-
-
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
¥96.00
-
-
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
-
¥168.00
-
-
历史叙事和时间意识:与文学史和文学现场有关
-
¥78.00
-
-
历史叙事和时间意识:与文学史和文学现场有关
-
¥78.00
-
-
历史叙事和时间意识:与文学史和文学现场有关
-
¥78.00
|
|
图书信息
|
|
|
垒建新文学价值的河床(1923—1937)
|
ISBN: | 9787301334881 |
定价: | ¥98.00 |
作者: | 姚玳玫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2年10月 |
开本: | 21cm |
页数: | 548页 |
装祯: | 平装 |
中图法: | I209.6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101
|
库区6/库区7/样本6
|
2025-09-17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1003
|
|
2025-09-17
|
图书简介 | 本书探讨的是1925-1937年中国新文学的价值实践,这是一个文化上群龙无首、多元共生的时期,不同文学观念在抗衡中并没有互相取代,而是各行其是。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带来了新文学实践的多元形态:繁复的、多面多层的,砥砺共生的。直至全面“抗战”前夕,新文学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它是开放式的,在外部环境规约与内在自守坚持的互动中耦合生成。其价值生成过程也并非清晰的、线性的、充满目的性和必然性的,而是错综的、迂回的、多线头的、充满偶然性和随机性的,一种过程性、细节化、多元互动式的垒建和确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