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机制研究
-
¥158.00
-
-
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人口流动研究:特征、机制与启示
-
¥72.00
-
-
西部女性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建构
-
¥98.00
-
-
明代以降广西民族人口比例构成研究
-
¥99.00
-
-
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
¥128.00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
¥118.00
-
-
世界不是平的:地理与人类的命运:geography, …
-
¥76.00
-
-
世界不是平的:地理与人类的命运:geography, …
-
¥76.00
-
-
世界不是平的:地理与人类的命运:geography, …
-
¥76.00
-
-
转型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探索与实践
-
¥88.00
|
|
图书信息
|
|
|
山河·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
|
ISBN: | 9787553514543 |
定价: | ¥118.00 |
作者: | 澎湃研究所著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2年07月 |
开本: | 23cm |
页数: | 272页 |
中图法: | C922.2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2
|
库区3/泰安展厅库
|
2025-10-20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280
|
|
2025-10-20
|
图书简介 | 本书打造一本有文有图有视频的现代纸书。书稿重点探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澎湃新闻、第六声报道组历时6个月,穿越8个省级行政区,5000余公里,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地理学家胡焕庸通过考察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现中国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特征,并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向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西北两大半壁。东部区域4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的人口,而剩下的6%的人,他们要孤独地在57%的土地上生活,东部有最大的粮食产区,西部有最大的草场,以及沙漠。农牧交错、文化交融。胡焕庸线更是一条生态脆弱带,熊猫、朱鹮、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地震、泥石流、荒漠化都在这里发生,地理怎样影响经济及人们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