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深中通道超大规模钢桥面铺装关键技术
-
¥196.00
-
-
寒区隧道温度场分析与冻害防控关键技术
-
¥148.00
-
-
寒区隧道温度场分析与冻害防控关键技术
-
¥148.00
-
-
寒区隧道温度场分析与冻害防控关键技术
-
¥148.00
-
-
山岭隧道地质调查与智能技术
-
¥150.00
-
-
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关键建造技术创新与实践
-
¥268.00
-
-
郭平工作法: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
¥28.00
-
-
隧道工程
-
¥50.00
-
-
山区公路隧道智慧运营低碳照明及管控技术
-
¥38.00
-
-
多年冻土区浅埋隧道乳化沥青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
-
¥49.00
|
|
图书信息
|
|
|
|
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第一卷 建设历程)
|
| ISBN: | 9787512144255 |
定价: | ¥398.00 |
| 作者: | 刘辉主编 |
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1年12月 |
开本: | 26cm |
| 页数: | 330页 |
装祯: | 精装 |
中图法: | U45-092;TU94-092 |
相关供货商
|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
|
28
|
库区5/样本5
|
2025-10-30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500
|
|
2025-10-29
|
图书简介 | | 本卷共四篇,具体内容包括基础篇、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其中,基础篇主要探究了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国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与地下工程形式的内在联系,同时给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相关释义和工程特征,试图从“理”的角度使读者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而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主要是从“现象”的角度出发,客观地陈述了各类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时代特征、文化象征及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其中,古代篇的主要时间范围为穴居时代到1840年,涵盖穴居、古代交通隧道、窑洞、墓穴、洞窟、井渠、采矿遗址、古代军事地道、地下储藏室等结构形式;近代篇讲述了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抗战地道、人防工程、铁路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的结构特征与发展历程;现代篇则对交通隧道、水利及电力、采矿、储藏设施、地下管道、地下商业开发、防空洞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飞速发展进行了客观陈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