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信息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
-
¥68.00
-
-
黄土高原北部早期农业经济研究——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
-
¥60.00
-
-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
¥69.00
-
-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
¥69.00
-
-
家庭农场建设指南
-
¥69.00
-
-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
¥50.00
-
-
温道撷萃:思想的自觉
-
¥72.00
-
-
昌吉回族自治州耕地
-
¥120.00
-
-
城乡资源配置方式接轨与农村现代化
-
¥42.00
-
-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十五五”时期的中国农村发展:20…
-
¥239.00
|
|
图书信息
|
|
|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优化研究:以山东为例
|
ISBN: | 9787521819489 |
定价: | ¥78.00 |
作者: | 李德荃著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0年12月 |
开本: | 23cm |
页数: | 276页 |
中图法: | F321.42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631
|
|
2025-09-12
|
图书简介 |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模式便是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与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一种尝试。2015年2月山东省获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山东省承担了探索创新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与机制的重大责任,并规划到2017年底之前基本建成“与山东农村经济相适应、运行规范、监管有力、成效明显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框架”。但从截至2019年底的实际情况来看,试点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尝试深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模式的内在机制,找出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模式的具体思路或政策建议,显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政策指导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