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多维实践
-
¥98.00
-
-
大农业观
-
¥58.00
-
-
生态阳光农业县乡村振兴的多元化路径
-
¥128.00
-
-
以治理看待发展:走向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
-
¥68.00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
¥78.00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
¥78.00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
¥78.00
-
-
“寿光模式”三十讲
-
¥68.00
-
-
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实践模式选择研究
-
¥88.00
-
-
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实践模式选择研究
-
¥88.00
|
|
图书信息
|
|
|
|
整体性、组织化与集体经济原理
|
| ISBN: | 9787513648813 |
定价: | ¥88.00 |
| 作者: | 胡靖著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20年12月 |
开本: | 24cm |
| 页数: | 305页 |
中图法: | F321.1 |
相关供货商
|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51
|
|
2025-10-20
|
图书简介 | | 农地、农业首先是一种生产力的整体状态、结构状态。这种自然整体性在历史上非常容易被忽略、分割、破坏,导致农民长期的贫困和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由此就不难理解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心和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化三十年砥砺前行、挫折重重,其实也硕果累累。尤其是各个村庄以劳动积累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性进步,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不能偏离这一重要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更不能背离组织化的产业发展原则。在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集体经济完全可以展现灵活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作用不可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