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推荐
-
-
清代畿辅诗学研究论稿:以畿辅文学家族为中心
-
¥88.00
-
-
清代畿辅诗学研究论稿:以畿辅文学家族为中心
-
¥88.00
-
-
清代畿辅诗学研究论稿:以畿辅文学家族为中心
-
¥88.00
-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复兴和文学研究
-
¥68.00
-
-
文心雕龙注释
-
¥78.00
-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75.00
-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75.00
-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75.00
-
-
悟空论文坛
-
¥52.00
-
-
文艺人民性与七月派诗歌实践
-
¥98.00
|
|
图书信息
|
|
|
文学场与中国现代爱情叙事
|
ISBN: | 9787309172829 |
定价: | ¥96.00 |
作者: | 徐仲佳著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 2025年09月 |
开本: | 24cm |
页数: | 174页 |
中图法: | I206.6 |
相关供货商
供货商名称
|
库存量
|
库区
|
更新日期
|
|
|
|
|
其它供货商库存合计
|
524
|
|
2025-10-14
|
图书简介 | 本书所考察的对象是1910年代末到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中国现代爱情叙事的关系。按照历时性顺序,本书将这一时段文学场变动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中国现代文学场形成期。共和体制是中国现代文学场形成的体制性因素。现代爱情叙事规范的出现是现代文学场的“人的文学”信仰塑造的结果,也是新旧文学阵营占位斗争的焦点。第二,党派文学初步形成期。1920年代末,革命文学在文学场的占位,意味着党派文学初步形成。而文学场的多元化权力结构却对其有强有力的塑造。现代爱情叙事的多元形态十分鲜明。第三,全民族抗战的文学场重塑。 |
|